白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的第3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因天气转凉,夜间水汽遇冷凝结成白色露珠,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时节,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取代,昼夜温差增大,暑热渐消,秋意渐浓,是天气由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点。这亦代表秋季的正式到来,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体现季节交替与自然节律。这亦是农作物收获的关键时期,如水稻、玉米等进入成熟期,农民需及时采收晾晒。而承载着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的敬畏,相关习俗(如祭禹王、饮白露茶)顺应时令、感恩自然的传统智慧。
白露 十特点:
△气温下降:白露是热与凉的分水岭,标志着暑热的结束,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加大,早晚凉,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
△露水增多: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在花草树木的茎叶或花瓣上形成晶莹的露珠,因折射光线常呈现柔和的白色光泽,故得名“白露”。
△物候变化:一候鸿雁来,鸿雁开始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二候玄鸟归,燕子返回更温暖的南方。三候群鸟养羞,留鸟开始储存坚果、种子等过冬粮草。
△降水减少:北方地区秋高气爽,降水明显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连阴雨,华南沿海可能受台风影响出现暴雨。
△气候干燥:空气湿度降低,天气逐渐干燥,需注意补充水分,预防秋燥。
△农事繁忙:我国大部分地区秋作物进入成熟期,如玉米、水稻等,同时开始收获烟叶、麻、谷子等,北方开始栽种冬菜。
△饮食习俗:民间有“白露必吃龙眼”“饮白露茶”“吃十样白”等习俗,以滋补身体、润肺生津。
△养生提示:需注意早晚添衣,避免受凉,饮食以健脾润燥为主,多吃白色食物(如梨、百合、山药等),适当运动,调节情志。
△文化内涵:白露是诗人笔下的热门题材,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承载着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自然景观:草木上的露珠、南飞的候鸟、逐渐变黄的树叶等,构成了一幅典型的秋日画卷,是黄金旅游季节。
白露 选用十白:
△白芍:具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功效。
△白芨: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常用于治疗咯血、血、外伤出血等。
△白术: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适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等症状。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之效,可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病症。
△白莲子: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效,适用于脾虚久泻、心悸失眠。
△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常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等。
△白山药:味甘,性平,是气阴双补之品,凡脾、肺、肾三脏气虚或阴虚可用。
△百合:可养阴润肺、养心安神,适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等症。
△白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常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便溏泄泻等。
△白晒参: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等。
这些中药材多属性平味甘、稍带寒凉,正好能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符合秋季食“白”益肺养生观。
白露时节十讲究:
△注意保暖:白露后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需及时添衣,避免露体(如穿短袖、短裤),尤其注意颈部、肚脐、脚部保暖,防止寒气入侵。
△饮食润燥:多吃滋阴润燥食物,如梨、百合、银耳、蜂蜜等,减少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避免加重秋燥。
△适量运动:选择温和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后及时擦汗,防止受凉。
△早睡早起:遵循“早卧早起”原则,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以养护肾气阴血。
△收清露:古人认为白露时节的露水纯净,有明目、润肤等功效,可收集用于煮茶或养生(现代需注意环境清洁)。
△饮白露茶:白露茶口感醇厚,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适合秋季饮用。
△吃龙眼福州等地有白露吃龙:眼的习俗,认为其有补身体、养血安神的作用,但需适量食用。
△忌贪凉:避免贪凉饮冷,如冰镇饮料、生冷食物防损伤脾胃,引发腹痛腹泻。
△防秋燥:多喝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缓解口干、鼻干等秋燥症状。
△调节情绪:秋季易情绪低落,可通过晒太阳、听音乐、与亲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这些讲究结合了传统习俗与现代养生理念,旨在人们适应季节变化,保持健康。
白露选饮十种茶。十种适合白露时节饮用的茶饮,它结合了中医养生理念与节气特点,帮助您润燥、固表、养阴,安然度过白露时节:
△银耳百合茶 材料:银耳10克、百合15克、冰糖。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缓解干咳、皮肤干燥,适合常处空调环境者。
△桂圆红枣茶 材料:桂圆5颗、红枣3颗、枸杞。功效:温补阳气,改善手脚冰凉、精神不振,适合阳虚体质。
△麦冬玉竹茶 材料:麦冬10克、玉竹10克、沙参10克。功效:滋阴润燥,缓解口干舌燥、大便干结,适合阴虚体质。
△紫苏生姜茶 材料:紫苏叶10克、生姜3片。功效:散寒解表,预防风寒感冒,偶感风寒饮用。
△桂花乌龙茶 材料:乌龙配桂花。功效:温补阳气,止咳化痰,舒缓情绪,平衡神经系统。
△西洋参石斛沙参茶 材料:西洋参6克、石斛2克、沙参3克、芡实10克。功效:养阴生津、扶正补气,缓解秋乏疲劳。
△莲子百合茶 材料:百合30克、沙参10克、玉竹10克、莲子30克。功效:润肺安神,改善失眠,适合燥热难眠者。
△川贝南北杏茶 材料:川贝3克、南杏仁10克、北杏仁10克。功效:润肺止咳、化痰平喘,适合老人小孩。
△老白茶 材料:陈年白茶。功效:甘温润燥,养阳气,缓解秋燥,汤色暖人。
△软化血管茶 材料:冬瓜皮6克、山楂15克、乌龙茶3克(可加荷叶、陈皮)功效:增强血管弹性、降血脂,适合有血管硬化问题者。
温馨提示:饮茶需根据体质调整,如阴虚者慎用温性茶,脾胃虚寒者避免空腹饮茶。白露时节早晚温差大,注意添衣保暖,保持心情舒畅,度过一个健康金秋。
白露中医养生招:
△勿露身:白露后日夜温差加大,应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尤其注意护好腹部、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避免受凉。
△撤凉席:撤掉夏季用的凉席,关上空调,备薄棉被,睡觉时不可贪凉,心脑血管病患者、老慢支患者和关节病需注意。
△多泡脚:常泡脚,水温40摄氏度左右,水没过脚踝,泡15-30分钟至身体微微发热,有助于补养肾气。泡完将两脚心相对按摩小腿肌肉。
△常搓耳:泡脚时搓搓双耳至发热。可通过提拉耳尖、捏搓耳轮、捏揉耳垂、推擦耳后、鸣天鼓等方法按摩耳朵,调节交感神经,平衡阴阳。
△推擦鼻:两手拇指外侧摩擦至热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搓摩30次,再用食指按揉两侧迎香穴30次,可养肺健体,增强免疫力。
△登登高:登高望远,开阔心胸,调养肺气,舒畅情志,扫除抑郁,使内心豁达,安定神志。
△少吃凉:天气转凉,人体对生冷食物的消化能力下降,饮食应避免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
△喝汤粥:秋季进补首推汤粥,如贝母梨汤、百合粥、冰糖银耳汤等,易消化吸收,能养阴润燥。口燥咽干、干咳痰少时,可用麦冬、菊花、沙参泡茶。
△吃莲藕:莲藕可养阴清热、润燥止渴,配白木耳滋补肺阴,配黑木耳滋补肾阴。
△护好心:早晚温差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适其寒温,收藏精气,调养脾胃,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应激、房劳过度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应季养生三字经:
△食养生:冠心病,吃银杏;吃鲜橙,防卒中;吃西柚,防血稠;吃洋葱,脑路通;吃大蒜,降血脂;蘑菇餐,防血栓;吃鲜姜,血脂康;木耳菜,降脂快;菊花茶,降血压;吃辣椒,消脂肪;乌龙茶,减肥佳;身材秀,吃土豆;气血虚,吃荔枝;葡萄甜,补血源;要润肤,樱桃补;常吃枣,不显老。燕麦汤,皮肤光;食蜂蜜,皮肤细;萝卜汤,治胃胀;红薯蒸,大便通;洋葱好,防流脑;枇杷果,治咳嗽;银耳烩,能清肺;椰子果,清肝火;吃苦瓜,胃火下;柿子霜,治舌疮;吃芝麻,养头发;要安神,吃枣仁;吃芒果,呕吐止;吃胡椒,祛风湿;吃山药,益补脾;吃百合,益补肺;要健脑,吃核桃;吃苹果,益补肾;吃葡萄,补肝肾;吃鲜桃,益五脏,益寿宁。
△居养生:清晨起,莫慌忙,伸懒腰,再起床;床边坐,别着急,半分钟,后站起;温开水,喝半杯,血脉通,最宝贵;大小便,要排空,清肠毒,垃圾清;吃早餐,很重要,宜要早,营养好;日出后,晨练宜,空气鲜,利身体;指梳头,干洗脸,头脑清,驻容颜;洗洗鼻,揉揉眼,远感冒,不花眼;齿常叩,舌常转,津开胃,齿固坚;保健穴,常按摩,益健身,好处多;大步走,小步跑,一万步,比较好;循渐进,持之恒,常坚持,必然灵;戒吸烟,限喝酒,心胸阔,不发愁;午饭后,睡一觉,自调节,减疲劳;晚餐少,宜清淡,利健康,益睡眠;晚饭后,散散步,心放松,舒睡眠;睡觉前,泡泡脚,按涌泉,胜吃药,样样好。
△志养生:重健康,在心上,心健康,第一桩;有爱心,要牢记,淡名利,有意义;葆青春,养天年,合家欢,福永远,健之道,样样元。
△这些顺口溜简单易记,实用性强,但需结合个人体质和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如有具体健康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如是让,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没了暑夏的烦热,更是个保养身体的好时候。简而述之,记住这小妙招。即: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避免过早添加衣物;初秋防晒也重要;多饮少言防秋燥;家居、衣着多色彩;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多吃白色食物;多吃清热安神食物;多吃果蔬多喝粥汤;做菜时少放佐料;少吹空调、少开电扇保健康;洗澡后尽快擦润肤霜;贴秋膘要循序渐进;养成腹式呼吸方法;多进行体育运动;护理好脐部…。综而言之,必讲究上述典典,尤其悉知白露节气的递近性,交互性,变化性,过度性,准特性,务是性,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多变性,主动性,科学性…一一重视,一一施法,争取生活的主动权,生存的决策权,生命的自主权。主动养生,养好生,拥抱健康,案吻幸福。
《咏白露》
白露至,咏白露,年秩季,季序经。廾四替,季季依。秋六节,节节一。释季节,讲特质。处暑过,白露经。显特质,十个应:寒生露,露凝圆,鸿雁来,玄乌归,乌养羞,小补应,季之变,温凉并,雨湿减,干燥行,知时示,好好应。
知时节,知联通。秋属金,肺当令。天气阳,地气阴。讲三侯,悉肺尊。滋养肺,时日匀。起居律,品典一。睡起早,与鸡鸣。神气劍,秋光平。晨炼典,迎日昇,长跑步,太极工,午剑波,张驰功。度时秋,三特征,递凉冷,大温差,秋之温,白露韵,温暖度,捂盛行,度与度,知以恒。应时节,十白应:百合好、医咳嗽,白梨俏、顺食道,白扁豆、脾气消,白莲子、应当季,白芨取、血生肌,白芍取、柔肝体,白茅根、血凉止,白晒参、养人气,白萝卜、正当季,好牛奶、当当季。十白应、性味明,常常选,好人生。同示季,选食俏,品品多,盘中要,一一说,悉之要:甘柿蹄,鸭蟹鸡,番薯药,奶蛋挑,花生豆,杂粮晓,收清露、饮露茶、吃番薯、啜米酒、祭禹王、吃龙眼、十样白,适时节,知俗风,和实意。
接白露,处暑踩。白露来,秋阳晒,阴阳工,道法率,扶人生,顺时开。开健道,品典来。常常执,执执常。常态食,常态饮,人生中,宜忌慎。睡适时,顺天意,睡前守,必常律,咖啡不,忌动情,语言少,不头风。食位韵,阴阳径,少辛辣,酸甘兴,典典数,食示圣,选芝麻,适糯米,亦蜂蜜,食荸荠,葡萄式,菠菜益,银耳值,人参曲,沙参俏,麦冬好,川贝使,品品宜,韭菜季,应季许,杏仁露,胖大海,虫草爱,贞情再。选好了,用当了,配好了,烹当了,位正了,供对了,吃好了,养生了,健康了,祥宁道。
白露肴,道佳话,吃喝饮,品品佳,营卫衡,健达达。功数数,品盈盈。品之饮,秋茶 饮:润肺阳、百合饮,补阳气、红枣集,缓燥工、玉竹取,防风寒、姜苏一,温阳气、乌龙啟,石沙茶、缓情绪,舒人食、莲子宜,化痰喘、川杏并,汤色脸、白茶先,软血管、取三皮。续说茶、白露佳: 银耳茶,西麦茶,菊花茶,普饵茶,老白茶,乌龙茶,红红茶,茶茶道,道道佳,品品应,好养生。配着合,多蔬果,梨橙柚,瓜瓜众,豆豆选,黑耳白,毛豆豆,落花生,众萝卜,各系道,道彰工,粥公圣,古今奇,滋补功,粥粥典,品品俏,应时节,阴阳考,菊花粥,肾目娇,酥梨粥,咳疾消,核桃粥,醒健脑,赤豆粥,脾胃调,糯米粥,悉之性,享其效,粥粥粥,道道道,应秋露,阴阳调,秘阴阳,露路娇,生路依,健之要。
应时应,应势工,应人需,悉序行。悉秋色,悉人生 :秋之丰,秋之硕,秋之实,秋之果。多事秋,秋之睏,食之好,秋之乏,饮之俏,秋之噪,心志妙,秋之益,众调调。秋露白,忌失着。切切记,事是要: 冷衣防,凉食道,势温差,适时觉,循序秩,行典道。律生活、十之要: 要保暖,要润燥,要规律,要起早,要青露,要蔬果,要止凉要止燥,要情稳,要防盲。行十防、健之要 : 防温差,防秋乏,防感冒,防秋燥,防秋泻,防湿邪,防旧病,防懒觉,防乱补,防郁闹,防前置,养生道。应时节,循季律,好生活,十律矩: 不贪凉,不冒食,不失常,不违矩,不乱饮,不盲入,不露脚,不露脐,不露肩,不乱式,不之律,肃之执。防与不、不与防,仁之健,件件当。悉季奥,秋露白,志智韬,健渐来。一节律,阴阳调。依食工,味元调。平阴阳,季节天,阴阳秘,秘径传,常常工,寿之缘。
生之道,富元要,律气血,免疫诀。重生活,重时节,重道法,重元学。四应要。要之要,讲生存,四五焦。保生命,至尚韬,巧入膳,膳道奇。健与饭,一生世,衡膳着,常常施。道势然,循自然,心坦然。拥天然,德安然。智一然,方圆然。得其然,同奋楫,做恭献,同末来,同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