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犁深耕时代
以声为炬照亮征程
——热评横山区新闻工作者协会换届的时代意义
横山热线评论:周明卿
当横山区第三届新闻工作者协会换届大会落下帷幕,一份承载着使命与期待的答卷正在铺开。从审议修订章程到选举新一届领导机构,这场会议不仅是组织架构的迭代,更是新闻舆论工作者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郑重宣誓——在横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新闻人将以更坚定的姿态站在时代潮头,用笔墨与镜头书写属于这片土地的奋进篇章。
新闻工作者协会的换届,从来不是简单的“新老交替”,而是舆论场域“坐标系”的校准。修订后的协会章程,为新闻工作者划定了“守正”的底线:既要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成为政策解读的“翻译者”,将发展蓝图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也要聚焦区域发展重点任务,当好基层实践的“观察员”,在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的一线捕捉鲜活素材。这种“顶天立地”的定位,让新闻工作者既不游离于时代之外,也不迷失于琐碎之中,始终锚定“服务发展大局”的核心坐标。
付世财主席“深入基层、深入百姓”的表态,道出了新闻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新闻不是悬浮的空中楼阁,而是扎根大地的常青树。在横山的黄土高坡上,有果农丰收时的皱纹里藏着的产业密码,有移民搬迁户窗台上绽放的新生活希望,有企业家在车间里破解的技术难题。这些带着泥土芬芳、冒着烟火气的故事,比任何华丽辞藻都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当新闻工作者把话筒递到群众嘴边,把镜头对准田间地头,写出的才是有温度、有重量的时代注脚。
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新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在区域发展的攻坚期,既需要歌颂进步的“赞歌”,也需要直面问题的“镜鉴”。新闻舆论场既要成为凝聚共识的“粘合剂”,为经济发展营造积极氛围;也要充当社会进步的“催化剂”,通过建设性监督推动问题解决。这种“有尺度”的担当,让新闻工作既不沦为“吹鼓手”,也不变成“批判者”,而是在理性与温情的平衡中,为发展注入正向能量。
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既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未来的塑造者。当横山的发展故事通过他们的笔端、镜头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外界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区域的变迁,更是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样本。这份职业的价值,正在于用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汇聚成时代前行的洪流;用一次次真诚的对话,搭建起政策与民心的桥梁。
换届是新起点,更是新征程。期待横山的新闻工作者们以此次换届为契机,让笔下的文字有泥土的厚度、镜头里的画面有情感的温度,在记录时代中参与时代,在讲述故事中创造价值,为这片土地的崛起留下最生动的注脚。
来源:横山区互联网协会 周明卿
责编:付世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