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川西坝子新场》文学作品集出版发行
宇剑
成都市大邑县新场古镇位于大邑县西南约10公里处䢺江边,距成都约60公里,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古镇。新场镇始建于东汉时期,兴起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川西地区规模最大的水乡古镇,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她曾名清源市,古镇入口处墙上的“正本清源”四个大字,即是她原本的含义。
随着茶马古道的没落,新场似乎进入了一段衰退期,其声名曾被其他古镇超越。但曾经的繁华富足,给新场留下了数十万平方米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古镇现有保存完好的清朝川西民居建筑20万余平方米,七条老街六条老巷子。之所以说新场古镇是成都的“第一镇”,是因为新场古镇目前是成都历史最久远,且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镇,也是历史文化名镇,被称为“最后的川西坝子”。
镇上古建筑属明清风格又凸现西蜀建筑特色。结合其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儒佛道齐集,古建筑保存完好,通达四方,沿古镇老街一路前行,许多建筑中西合璧,风格让人耳目一新,中式结构、风火墙装饰的房顶,西洋风格的窗格子、罗马柱……千年更迭中,不知有多少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在这些青砖灰瓦间上演。
镇上有几处代表性古建筑,如李氏古宅、刘成勋故居、璧山寺、广东会馆等等,面积虽然不大,但处处透出传统文化的典雅与精致,能让人充分领略新场古镇民居的建筑格局。古镇上的居民也没有因为古镇开发而被迁走,都是原住民,不似其他古镇上只有商人和游客。古镇上至今还保留着赶集习俗,每逢二、四、七、十,附近山民和周围百姓都会挑着箩筐、背着背篓来这里赶集,十分热闹。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上千年不散的集市”。
古镇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在延续千年的饮食文化中,新场的肥肠血旺、胶质皮蛋、石磨豆腐等美食,征服了无数人的味蕾。
“人声三里市,春夜一街灯”。新场,是目前四川规模最大、保护完好的西蜀水乡古镇,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新场镇依托“最后的川西坝子”文化特质和优良文旅资源,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川西风情书香街区,积极推动天府风情水乡文化、茶马古道文化高度契合,大力推进文旅、农旅、康旅深度融合,全域构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旅游新格局。为更好地展示茶马古道上“最后的川西坝子”——西岭雪山下的新场古镇风土人情,让世人从文脉笔端中感受新场古镇在日月星辰吐故纳新中的千重魅力。经报成都市文联同意,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与大邑县文联和新场镇党委、政府联合征稿编著的文学作品集最后的川西坝子新场》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作品主题与文旅融合、文化传承、文旅建设相关,内容涵盖新场镇历史掌故、传奇故事、风土人情、名餐名饮和传统食品、精品民宿(客栈),特别是近年来古镇新兴产业建设发展中的励志故事和人文典型等。